老小區因為沒有完善的物管。但真正出面管的時候只出現在階段性的突擊檢查中,但并不意味著政府的基層組織可以置身事外;養雞養狗的規定政府早就出臺。并無常態、長效的管理機制 … 可以說,城市居民的大部分日常行為,都有規范。無論是上述的雞狗管理、還是小區停車、破墻開店,關鍵在于政府部門的著力點,如果能拿出景觀道路整治的決心來,老小區的這些個怪,必將成為歷史。
網帖揭批南京老小區種種 “ 怪象 ” 快報記者實地調查,有網友在都市圈圈網論壇上發了一篇帖子。近日。發現市民早 已見怪不怪
列舉了南京老小區的十大怪 ” 雞鳴、狗吠、破墻開店、治安差、踐踏綠地、牛皮癬、下水道堵塞、敲鑼打鼓收破爛、垃圾扔桶外、環境嘈雜等。帖子圖文并茂,生動地還原了老小區的市井百態,辛辣地展示了老小區在管理上的滯后,可謂是原汁原味。帖子一出,立即在網上引起了強烈共鳴。很多網友跟帖留言,大呼自己是深有同感 ”
這幾天。發現這十大怪不同程度地存在快報記者 孫玉春 趙守誠 鐘寅 實習生 馬薇薇 文 / 攝 快報記者調查了南京多處老小區。
十大怪之一 雞打鳴
地點:雨花新村、能仁里
11 月 6 日。坐著兩位八旬老人,記者來到雨花新村小區。小區一樓一戶人家的門口。該住戶門口有個院子,前面還有個類似于花圃的地方,只不過種的葡萄、絲瓜之類的其間就有四五只雞在玩耍,都是黑色的有大有小。
問起雞的事情。這是兒子喜歡養的兒子不在家,老太太說。就幫著照看照看,養雞也不是為了下蛋,純粹是樂趣,以前他喜歡養鳥,現在喜歡養雞了
老太太說。其中光公雞就有三只,這幾只雞可不是從市場上買的都是自家一只老母雞孵出來的如今老母雞一大家子已經有六口子。而且還學會了大清早打鳴。早晨也不管這些了反正能睡得著就睡,睡不著就起來。老太太稱。
當天下午。老人們氣憤地說,記者在能仁里看到小區十多位老人坐在院里曬太陽。提起小區養雞。后面一戶人家,將房子出租給人養雞,整天嘰嘰喳喳,臭不可聞。可這小區沒有物管,跟民警反映也沒用,居委會也不過問。
一位老人領記者來到養雞屋。只見院內放著一個半人高的鐵絲籠子,原來是鄰近雨花新村一樓的一戶人家。里面養著十幾只雞。養雞的中年稱,主要是這兒賣雞,郊區有養雞場。剛說了幾句,院內傳出汪汪的狗叫聲,一聲接一聲,從能仁里小區出來的幾個放學孩子嚇得趕緊躲在一旁。居民們訴苦,一樓這家承租戶賣雞養狗,可坑苦了樓上的居民。嘰喳吵鬧不說,還污染了空氣,特別是夏天,引來許多蒼蠅蚊子,從來沒有清靜過。
十大怪之二
狗亂吠
地點:五所村、中央路、南湖
小狗睡在馬路中央
11 月 7 日下午。小區內有 2000 多戶,記者來到下關五所村小區。記者向幾位住戶了解養狗的情況,算是找對人了都不養狗,但這里的狗太多了一位老大爺說,小區里面很多人都養狗,狗整天亂竄,冷不丁就會從花叢里面跑出來,嚇人一大跳,都是鄰居,碰到這種事還不好發作。
養狗是自己的興趣。另一位老大媽說,可是不應該讓大家承擔這個結果。家樓上就有好幾家養狗的夜間經常被狗吵得睡不著不說,白天出了門,總是能看到隨處亂拉的狗糞和狗尿。
現在狗還不算多。那才是最熱鬧的時候。老大媽指著地上還有兩攤狗的尿跡未干說,晚上六七點鐘。養狗的人,都是把狗帶出來解決大小便,這不是污染環境嗎,全指望著環衛工清掃了
對于這個問題。大家都是礙于情面,記者發現。即使社區或者物管,也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這是個社會現象。現在什么人隨便都養個狗,以前說是有錢人家養狗。有些狗搞得臟兮兮的也在小區里亂跑。據居民稱,現在很多年紀大的人養狗打發無聊,尋找慰藉,年輕人也有部分養狗的還要想方設法給狗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穿衣戴帽還有小靴子。
而記者在鼓樓中央路一小區采訪時。一家是兩位老人,聽居民說起了一件因狗引發鄰里矛盾的事情:小區住在頂樓的兩戶鄰居。老太太心臟不好;另一家則養了條雖然不大卻很兇狠的狗。有次老人從外面回來,小狗突然在門里面狂吠,老人身體隨即就感到不適,最后住院醫治無效死亡。這位老人的女兒為此多次向 110 社區反映此事,但是卻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狗主人根本不配合。最后,這家人干脆賣了房了事。
前晚。前后一共看到 37 位遛狗的市民,記者在南湖小區步行半個小時。其中僅有 8 個人是用鏈子牽著狗,大多數人都是讓狗自由地溜達,家住沿河村的居民徐小姐提起 “ 狗患 ” 就氣不打一處來,原本還是挺喜歡小動物的可前不久她被一只小貴賓犬給咬了那只狗在身邊又是嗅,又是吠,就用腳趕開它哪知道小家伙對著我小腿肚就是一口。那天,徐小姐正好穿著裙子,小腿當場就給咬出血,不得不去醫院打了狂犬疫苗。
徐小姐在下夜班的時候觀察到深夜 11 點左右。什么都有,南湖一帶甚至還經常能看到帶著大型犬出來逛的居民。狼狗、大型獵犬、雪橇犬。按理說,這些狗都不讓在城里養的
十大怪之三
賊惦記
地點:大橋南路、能仁里
小區治安的好壞。對于老小區來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基本都是單位房改房,如今有了產權,單位不再過問,人人自掃門前雪,既無業主委員會,也不需要交物管費,自然就談不上物業管理。
昨天下午。這里有四棟五到六層的居民樓,記者來到大橋南路 36 號。據老住戶王先生稱,房產原來是一家建設公司的后來產權歸了各人。說起治安,表示,不行啊,家就被偷了兩次了家就住在一樓,曾經被賊光顧過,估計是夜里被偷的第二天早上發現兒子的筆記本電腦不見了后來又被偷了一輛自行車。
不光是王先生家。說,鄰居家也多次失竊。去年有一次,大白天的幾個老太太在樓道門口聊天,看到幾個學生模樣的人走進去,過了一會兒又大搖大擺地走出來。后來就聽說五樓的一家失竊了丟了不少錢。最后小偷是抓到但是錢已經被揮霍掉了
失竊的事情。不過要是最近進行過老小區出新的有公共物管的一般都會好得多。一位居民說,各個老小區基本都有。要是沒有物管,那么居民只有自己想法自保了
能仁里是個開放式小區。也沒有圍墻和門衛,沒有物管。有多個通道可以自由進出。這讓居民進出很便捷,也為小偷打開了方便之門。
尤其是住宅樓外墻的煤氣管道。小偷就以此為踏板,中間用不少鋼釘固定在墻上。翻窗進室,猖狂行竊, 3 樓一戶人家就曾在夜里被賊光顧過,拎走了一臺手提電腦。
老小區輕易得手嘗到甜頭。能仁里一位居民下班回家,小偷越來越膽大。前不久。掏出鑰匙卻怎么也打不開門,原來門被從里面反鎖了以為父親在家,可敲了沒人應。打電話才得知父親在外面,家里沒人。這位居民只得撬開門,結果發現小偷光顧過了行竊時聽見敲門聲,才跳窗跑了這個賊后來在鼓樓作案時落網,被警察押到能仁里指認現場。
十大怪之四
車亂停
地點:西石壩街、愛達花園
自行車、電動車容易失竊。可是汽車亂停,汽車停在小區里面倒是輕易沒人偷得走。也成為那些無車居民心煩的事。
前天。就看到不和諧的一幕:一輛越野車停到居民樓后面的樹池里面,記者在西石壩街 27 號原省政協職工居民小區內。汽車上面就是香樟樹,車身已經緊貼著樹身。一樓住戶蔣奶奶說,這輛汽車停在這里已經 10 多天了也不知道是哪位鄰居停的這樣停法,肯定對樹有傷害,但是也管不著啊!
蔣奶奶說。鬧中取靜,西石壩街小區在夫子廟地區。個養老的好地方。可是小區人雖不多,車卻不少,加上小區面積不大,只有一條道路進出,車子停不下來,經常會停到中間的馬路上,影響其他車進出。有些則是把汽車停在自家門口,一輛后來的車就堵著你車尾停靠,叫你出不去。為此,鄰居間沒少吵過,但是矛盾依舊。
應天西路上的愛達花園小區。但小區內沒有足夠規模的停車場,記者發現停在小區內的私家車很多。大量汽車只能停在小區的公共過道上,甚至就在消防通道 禁止停車 ” 告示牌前,還停著一輛面包車。停車難的問題,逼得居民只能打起綠地的主意。
紫藤園的樓前草地。甚至草地露出光禿禿的泥土。居民李奶奶看得很心疼,不少已經被車輛軋得枯黃。想想,汽車發動的時候,輪子下面有多大的摩擦力啊!這么薄的一層草坪,碾個幾次,什么都不剩了
記者注意到即便是綠地上停車。另一側車輪還是留在普通的水泥通道上,居民們也有不同的方式。有的居民只把一側車輪軋上綠地。盡量少破壞綠地,又不影響通道的通行。可還有一部分人,則干脆仗著自己車子越野性能好,車完全開到草地上停放,車輪下有一道深深的車轍,顯然車主已經對此習以為常。
十大怪之五
店破墻
地點:瞻園路、雨花新村、西石壩街
近水樓臺先得月。按照大家的想法,小區居民破墻開店在老小區可謂屢見不鮮。有賺錢的機會,為什么不干呢?居民破墻開店,往往是看別人家這樣做了跟風現象十分明顯。
記者前天來到雨花新村。記者看到有好幾家居民破墻開店,共青團路小學門口。做學生的生意,對于這種現象,當地居民早已見怪不怪。
秦淮區瞻園路附近。拿到房子之后就張羅著在臥室墻上開了個門,記者曾調解過一起破墻開店引發的糾紛。一家買了套鄰巷口的房子。里面的床、家具全部清出去,城管上門封了一次門,還是頑強地把門再次打開。可是即使這樣,家門口還有個出攤的隔壁居民樓的鄰居,家門口賣面點,搞得他做不了生意。為此兩家吵得一塌糊涂,最終對方沒有讓步,店也沒有開成。
日前也因為破墻開店而發生過糾紛。 同樣是西石壩街 27 號小區。
11 月 5 日。前面的都砌好了最后不到三十米的一段圍墻,夫子廟街道在該小區外面修建景觀圍墻。卻碰到一戶破墻開店的眼看施工隊要封他家的門,居民出面阻止,雙方發生沖突。最后是出動大批城管和民警,又進行說服教育,才得以繼續施工。而圍墻一砌好,這戶居民的生意也就泡湯了據施工隊負責人介紹,因為這家,圍墻從去年砌好前面的后就停工等待,現在才真正解決。
十大怪之六
牛皮癬
地點:丁官營、王府大街
長白街丁官營小區。連居民樓外墻、樓道間都被小廣告占領了包括賭圣牌技、辦證刻章、計算機家教、陪讀托管、開鎖換鎖、鉆墻孔、家政服務、男科門診、性病不孕等等,不僅臨街圍墻公告欄貼滿牛皮癬小廣告。亂七八糟,大煞風景。
這些貼牛皮癬的人也太 ‘ 敬業 ’ 才出新沒幾天。苦笑不已。住在白下區王府大街的一個小區里,又來貼了小區的樓道全給糟蹋了市民王先生看著自家樓道墻壁上又被小廣告占據。過去每天回家,只要進了樓道滿眼就是小廣告,貼了一層又一層,別提心里有多堵。
幾個月前。不僅樓體外墻被重新粉刷,所在小區完成出新。就連樓道里也重新刷過涂料,當時工人從墻壁上鏟下厚厚一層小廣告。王先生看著潔白的墻壁,終于心里感到舒坦了
可惜這份喜悅沒有維持多久。樓道潔白的墻壁上又看到牛皮癬 ” 此后,幾天之后。貼小廣告的人仿佛是打起了搶灘登陸戰 ” 每天墻上又會多出幾個,而且都還集中在最顯眼的地方。
有居民將此情況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可效果卻沒有上一次理想。稀薄的涂料根本遮掩不住五顏六色的小廣告,后來工人再次來粉刷墻壁。廣告上所寫的疏通下水道 ” 辦證 ” 等字樣清清楚楚,就連號碼也能一字不落地看見。有的小廣告還升級換代,打起了便民服務 ” 招牌,把制作相對精致的廣告,貼在小區門口的屋檐上,進進出出的居民,天天要從下面經過。
十大怪之七
下水堵
地點:秦虹小區、中山東路小區
秦虹小區。樓上樓下用水高峰,居民們經常為家里鬧 “ 水災 ” 犯愁。特別是周末。細細的下水道不堪重負,就要罷工。污水排不出去,一層層上溢,連住在 3 樓的人家都常常污水漫腳,家里臭不可聞。
小區居委會一位工作人員對此深有感觸。經常下水道堵塞,原來在 2 樓有套房子。水流不出去,樓上幾戶人家的污水全灌進她家里,排澇抗洪成了家常便飯。臟水排出去后,家里還彌漫著一股臭味,實在受不了就把房子賣了雨花臺區買了套新房,新小區下水管道粗,就沒這毛病了
秦虹小區當初是作為安居房開發的下水管口徑太小。居民飽受淹水之苦。有的人家裝上防溢裝置,十多年來。污水只能排出,不能倒灌,這樣逼著污水更上一層樓,倒灌到上面樓層的人家。有的住戶干脆堵死自家下水管,單獨接上新管道,從外墻直接通到一樓的下水管道。
中山東路小區是 20 多年前開發的老小區。樓上很多人家都在水池下面安裝新管子,排水管太細讓居民苦不堪言。為此。墻上打洞,接出的排水管從外墻直接通向一樓的下水道。
十大怪之八
破爛王
地點:能仁里、中山東路小區、五所村
記者在能仁里小區了解到有 5 輛三輪車常年盤踞在能仁里小區。居民們都已是熟面孔。其中一位專門收購舊手套、舊衣服,每天晃來蕩去收破爛。對這幾個三輪車主。每天大呼小叫的十分煩人,也沒人管。
時常一大早。收破爛喲,中山東路小區都響起嘶啞的吆喝聲。收破爛喲,有酒瓶舊報紙賣嗎 — 一些民工推著三輪車,居民樓間轉來轉去,高聲呼喊。伴隨著吆喝,有時還敲著鈴鐺。有時,居民們睡得正香,被這些一聲高一聲低的喊叫聲吵醒,不勝煩躁。
收垃圾者有時還會 “ 順手牽羊 ” 收廢品嘍!五所村小區內傳來冗長的喊叫聲。朝四周瞅了瞅后突然伸手提走了上面的一個紙盒。 記者看到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女子騎著小三輪慢悠悠地穿梭于各棟樓間。當她騎到一輛垃圾車旁時突然停下。
十大怪之九
垃圾堆
地點:丁家橋平安里
昨天。發現環衛工人對亂扔垃圾怨言最多。有很多地方,記者走訪城區多個小區。垃圾桶的周邊地塊有大片黑色的污漬,正是垃圾長期亂扔的結果。
丁家橋平安里 52 號車棚旁邊的一個角落里。但是令人遺憾的好多袋生活垃圾就是被扔到垃圾桶外面,記者看到一個環衛部門設置的垃圾桶。堆放在那里散發出臭氣。
隨即記者來到平安里 54 號。垃圾放此不是人!標語是寫在居民樓對面的墻上的正對著居民樓。記者隨即向一位居民了解情況,一句更加雷人的標語出現在眼前。稱,這里以前經常有人下樓就順手丟垃圾,每每臭氣熏天,這個現象持續了好長時間,后來不知哪位高人寫了這個標語,結果還真有效,之后就很少有人在這里亂扔垃圾了
這位居民稱。但是隔壁,這幢居民樓附近確實沒有垃圾桶。也就是二三十米的地方,設置有好幾處垃圾桶。其實大家只要稍稍勤快一點,負責一點,把垃圾送到垃圾桶扔了也就完了有些人偏偏做不到還要逼得人出此下策!搖著頭說。
十大怪之十
半夜吵
地點:游府新村、平安里
游府新村小區東側居民樓一樓是門面房。飯店門口鐵絲籠里養了十多只大公雞。這飯店時常營業到凌晨,有一家做燒雞公生意。居民們深更半夜被咯咯咯 — 雞的慘叫聲吵醒。原來,夜里有食客來吃雞,伙計現場宰殺,公雞凄慘的叫聲劃破寧靜的夜幕,吵得小區不得安寧。
平安里。外面馬臺街上多家燒雞公生意火爆,同樣也是這種情況。每到晚上,推杯換盞,吆五喝六的聲音,總是能傳到居民的耳朵里,讓人求靜而不得。一樓的住戶是好了房子高價租出去,人也搬走了就慘了住在樓上的一位住戶稱,燒雞公的后場就設在小區里面,宰殺雞時的慘叫聲本身就令人心煩,衛生問題也不好。
編后
老小區的怪是因為政府管理缺失
很多人將老小區的種種怪象歸咎于居民素質的參差不齊。也是受害者,認為居民們既是始作俑者。其生活在自己創造的惡劣環境中多少有點咎由自取的意味。持這樣觀點的人大有人在但毫無疑問,這是種謬誤。沒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成堆,雞狗齊鳴的環境之中,政府管理的缺失,才是這一切背后真正的原因。
信息來自于網絡。 愛上義烏廢品收購網編寫。 |